我們知道,土壤的酸堿度對植物生長至關重要的。大多數農作物都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壯生長。但是為了追求產量, 傳統農業施用石灰、燒火糞、施家肥等的小缺失慢性累計, 造成耕地土壤理性結構失衡。由于化肥的種植技術過分依賴, 長期大量施用化肥更是造成土壤板結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, 造成中國土壤酸化板結的罪魁禍首。
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哪些?
1. 酸雨
2. 工業廢水污染灌溉用水
3. 水量過大且集中造成強烈淋溶作用, 土壤內的鈣、磷、鉀等堿性鹽基大量流失
4. 施肥過當造成土壤的理性結構失調板結, 緊實結構無法讓氣、水正常循環
5. 農藥、激素、化學藥劑等過當施用造成微生物數量降低
土壤酸度的兩大類型
活性酸:是土壤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的直接反映,其強度用pH來表示。土壤pH越小,表示土壤活性酸越強。
潛性酸:其由交換態的氫離子和鋁離子等離子決定。當這些離子處于吸附態時,潛性酸不顯示出來。當它們被交換入土壤溶液后,增加其氫離子濃度,才顯示出酸性來。是可逆的過程。
土壤酸化怎么改良?
1.化學法:施用石灰,調酸補鈣
2.物理法:深耕、翻土、細土
3.有機法:土壤理性結構改良及活水(依照土壤測試結果酸堿值做調整, 大約1-3次即可調整完成, 一次調整時間也5-7天)
4.生物法:活化土壤內的益生菌、微生物的活性,恢復土壤自然調理能力
5.均衡法:測試調整后土壤的NPK值再補充特制有機營養平衡增加地力、肥度(建議不要再使用化肥)